日前,学校在工科楼三楼会议厅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学习《梁家河》座谈会,交流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校党委书记苏三庆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君主持座谈会,党委副书记马川鑫、张志昌,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辉,党委常委邱必震、高必征出席,各分党委、党群部门负责人,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各学院支部书记、党员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我院胡平老师代表青年教师就学习《梁家河》交流了心得体会。
纪实文学《梁家河》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自发行以来,在广大党员中迅速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校党委为全校党员下发了《梁家河》,方便大家交流学习,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胡 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金属材料工程教研室的一名青年教师,我叫胡平。首先非常荣幸能够代表青年教师在本次大会上发言。这段时间,我不仅认真阅读了《梁家河》,还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红色书籍,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学习后深受教育和洗礼。
一、不忘初心
习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七年的知青岁月磨练了习近平的意志,锤炼出习近平的初心。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所以,梁家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二、坚定信念
有了初心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念,执着追求。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可见,信念坚定骨头才硬,才能坚持初心,永葆本色。试想那些违纪违法的“大老虎”们或许当初也有所谓的初心吧,但正是由于他们丧失坚定的信念,把信仰抛之脑后,才最终导致堕落腐化,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在梁家河,习总书记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这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执着追求,坚定信念的强大力量!
三、艰苦奋斗
当年,习近平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可见当时条件之艰苦。但是面对恶劣环境、重重困难,习近平不畏艰难,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发展生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动人之歌。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
四、实干担当
“敢说敢做敢担当”“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不搞形式主义”“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这些评价,都是梁家河的乡亲们用来赞誉青年习近平的。在梁家河,可以读到不少他敢担当重实干的生动故事。为了解决村民的照明和燃料问题,青年习近平决定到四川取经学办沼气,一些观念保守的老年人直接反对:“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要带领社员们在村里打淤地坝,有人议论:“搞不好劳民伤财,白忙活一场”;要办代销店,有人担心被扣搞副业的帽子,如此等等。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青年习近平挨家挨户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讲规划,讲道理。村民们说:“近平敢担当,能做事,心里装着老百姓,又有一股闯劲,他克服困难,最终把一件件事情都办成了。”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的实际情况出发,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习总书记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以上是我学习《梁家河》的部分心得体会,作为学校的青年教师,应当把《梁家河》蕴含的习总书记的崇高精神深学、细照、笃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我校"双一流"建设、追赶超越和内涵发展注入不竭的内生动力。
一、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使命呼唤担当,青年教师要有为专业发展、学科发展、学校发展建功立业的使命感。我校现有教职工28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名,青年教师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而且,近十年入校的青年教师都是各大名牌高校毕业的优秀博士,很多人还有海外留学经历。那么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担当在那里?我们有没有担负起应有的担当?我们和省内、行业内的兄弟院校相比,我们的人数、学历和实力并不差,我们要有可以做到比他们更好的责任和担当。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习总书记讲过“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我想我们青年教师也是一样,不要迟疑犹豫,不要观望懈怠,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要在学校积极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人才引进”等利好政策下,在学校“青年教师论坛”和“优秀青年学者”的平台上大有所为!学校的未来才会更美好。
二、多问耕耘、少问收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程。由一个刚刚入校走上讲台的“小青椒”到“教坛新秀”再到“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从博士毕业第一次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到第一次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到获批各级人才称号,从教学科研到科技成果转化再到服务社会,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更需要的是多问耕耘、少问收获的素养。试问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当知青的时候,想到过将来会被全党同志拥护为党的总书记吗?他只记得要为人民做实事,默默耕耘。可见奋斗的过程要比结果重要的多,我们青年教师也是一样,多问耕耘、少问收获,特别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长期坚持研究方向和服务地方社会,更需要这种精神。而且,我想这也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工作心态。
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有了使命和担当,有了好的工作心态,我们应该怎么做事呢?习总书记告诉我们“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我想对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干在实处”从教学上说就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误人子弟,对得起学生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科研上就是从我们建大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们的行业背景和专业优势,不断凝练自己的科研方向,并且在这个方向上持久的做下去。少发环境的牢骚,少一些平台的抱怨,不要做无聊的比较,还是多做一点实事吧!我想我们建大培养了那么多的优秀院士、长江、杰青、优青、领军、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说明只要潜下心来、不断求索,我相信在我们建大的平台上也一样可以做出好的成果!
“走在前列”就要求我们青年教师不断创新、敢为人先。我想青年教师是学校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具创造力的一支队伍,也拥有创新驱动最佳的年龄资本。我们这些人要不敢为人先,要不大胆创新,那学校的未来如何发展?所以,广大青年教师要在最有想法、最具创造性的年龄,最能出成果的阶段,不负芳华,为实现人生价值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多出一份力。
四、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广大教师的职业根本准则还是立德。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以德修身、以德服人,同时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急功近利,不浮躁市侩,才能桃李满天下。
最后,我想说我们青年教师应该有理想、有信念、有志向,也要脚踏实地、实干担当,青年教师当以《梁家河》作为自己成长成才的厚土,在新时代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